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# 历史沿革
|
|
|
|
|
|
|
|
|
|
## 历史沿革
|
|
|
|
|
赵家湾村何时建村,有三种不同说法。
|
|
|
|
|
|
|
|
|
|
### 其一
|
|
|
|
|
零陵文物管理局在湖南省第十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《文物本体沿革》栏中写到:赵家湾村古建筑群始于康熙年间,现存建筑于清至民国初年所建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58:10 -04:00
|
|
|
|
![民清院落|689x446](https://cdn.ossez.com/discourse-uploads/original/2X/1/191d051133b107cfd77d2d377576cd92aed50248.jpeg ':size=660')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### 其二
|
|
|
|
|
《零陵文化旅游丛书》(2019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)之一《古村遗踪》主编唐青雕说:“据赵家湾村唐高成先生收藏的民国十三年〈唐氏通谱〉记载,
|
|
|
|
|
赵家湾村唐氏家族先祖唐介民系宋仁宗天圣九年(公元1031年)进士,官居御史,家住河南淆州杨柳庄。
|
|
|
|
|
|
|
|
|
|
生念祖,念祖生三子,曰希圣、希华、希晚。希圣公当时是湖广粮运官,有一次运送的粮草不幸被强盗劫走,因而他不敢回朝廷复命,避难于广西全州粟加渡,在此安家落户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希圣公第六代孙德隆公,迁居湖南省永州零陵区大庆坪乡老村里(原柘木村);十代孙时应公率子继后、继成迁居于赵家湾村,从时应公到现在已延续到第十代了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唐氏家族在赵家湾村生息繁衍,大约始于明代中叶,到清朝进入鼎盛时期,出了不少官吏。其中唐钊公、唐珠公是当时的儒林郎和武信郎副府长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唐钊公之子唐本勇是进士。
|
|
|
|
|
|
|
|
|
|
现存村落古建筑大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间(1662——1722),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事实上,赵家湾村的历史阶段远远不止于明代中叶。从一些村周围的古建筑遗迹考察看,赵家湾早就有人居住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其建村历史至少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了,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村北横跨小河上通向零陵古城的圆通桥。至于从唐代到明朝中叶这期间赵家湾村的世事变迁,却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之中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58:10 -04:00
|
|
|
|
![圆通桥|689x459](https://cdn.ossez.com/discourse-uploads/original/2X/b/b0f0b5e4294f9c7b08caf99d8aa10463998cc7ca.jpeg ':size=660')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|
|
|
|
|
### 其三
|
|
|
|
|
是赵家湾村民口述。一位年近九旬的唐老先生说:要了解赵家湾村的建村历史,先得从赵氏家族说起,听先辈说,在明代末期,朝廷官员内外勾结,置人民生死而不顾,因而激起民愤,推翻朝庭统治的起义风起云涌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1:04:59 -04:00
|
|
|
|
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,从天津直逼北京,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配合李自成起义军推朝廷呼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|
|
|
|
|
朝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军,派出重兵在中原杀掳起义军,致使中原地区战事四起,兵荒马乱,民无安宁之日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为了保命求生,老百姓纷纷携妻带子逃离家园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一位中原赵姓男子携带家眷一路乞讨南下,含辛茹苦来到零陵,从大西门渡潇水,沿着湘桂古道西行,途经大庆坪一带时,见其山岭叠翠,林茂人稀,是避难好地方。于是在明山岭山脚下,砍树割草,搭起草棚作栖身之地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58:10 -04:00
|
|
|
|
![初居地|689x459](https://cdn.ossez.com/discourse-uploads/original/2X/2/270535c3d8d591294c2ad4682f181d930e4ea36a.jpeg ':size=660')
|
|
|
|
|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先以山上野果野菜为食度日,后在此开荒种地。几年后有了余钱剩米,又盖了居屋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因不远处是一个大天坑,每遇大雨,电闪雷鸣,震耳欲聋,山洪倾泻入百米深坑,发出怒吼,吓得猫跑狗逃,鸡飞蛋打,惊得人寝食不安。
|
|
|
|
|
|
|
|
|
|
赵氏人认为,此地不能为人久居,不宜后人生存发展。为避开恶劣环境,没住几年,就迁居离天坑较远的庙山岭南面坡地上了。
|
|
|
|
|
|
|
|
|
|
(二次搬家遗址照)后又因坡地风大地窄,冬天山风寒冷袭人,后人建房没有空间,赵家人合议,再次搬家。此次搬家吸取了前两次立居教训,宅地选择慎之又慎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据先辈人说,赵家人选择了几处宅基地都不满意,最后看中了庙山岭东面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此地山水秀美,地势平坦,视野开阔,湘桂古道东来西往,出入湖南永州和广西全州方便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与往来人员可以相互传递信息,又可以将山里的农副产品运出山外变卖换钱,更重要的是子孙后代有生存发展空间。于是就拆除了旧屋在此建了新居,也就是现在赵家湾所在地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58:10 -04:00
|
|
|
|
![现村全貌|690x459](https://cdn.ossez.com/discourse-uploads/original/2X/4/4bb7e6b85523d04519ed7c732ebe28aba955c215.jpeg ':size=660')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|
|
|
|
|
有关赵家湾村的建村历史,经考查,
|
|
|
|
|
其一称建村时间始于清康熙年间,无史料佐证;
|
|
|
|
|
其二称建村历史在“明代中叶”、“不止明代中叶”、“甚至在唐代”提出的依据,经不起推敲;
|
|
|
|
|
其三称赵氏家族在此建村已是清代初期了,虽是口传,没文字记载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按照逻辑推理,赵家人在此建村应是清代初期,唐氏家族入住赵家湾村时,为清康熙初期,赵家湾村的建村历史应为清代初期。
|
|
|
|
|
|
|
|
|
|
## 姓氏演变
|
|
|
|
|
赵家湾村里已无赵姓人,住的全为唐姓聚族,其中是有前因后果的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据赵家湾村老人说:是赵姓家族明末在这里建的村,到清代康熙年间时,姓赵的就回到老家中原去了,走时把房屋家产卖给了唐姓人家,也就是赵家湾村的唐姓先祖时应公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58:10 -04:00
|
|
|
|
![围墙|689x459](https://cdn.ossez.com/discourse-uploads/original/2X/f/f93bf04b0f5d51e3fb18143d16bbafc46811bd8f.jpeg ':size=660')
|
|
|
|
|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时应公带着家人入住到赵氏家族建的宅屋内,他的儿子和老婆觉得,唐姓人家住的村为赵姓村名,名不正言不顺,提出更改村名,把赵家湾村更改唐家湾村。
|
|
|
|
|
|
2021-07-06 11:04:59 -04:00
|
|
|
|
理由是:赵家湾村始于赵姓人家,他们在这建的房,开的荒,种的田地,置地家产,叫赵家湾村,这是理在其中。
|
2021-07-06 10:48:27 -04:00
|
|
|
|
|
|
|
|
|
现在赵家人把所有的财产买给了我们唐姓人,他们已离开此地,应把赵家湾村改为唐家湾村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意思是过去这个村子,这方山水,这湾田地是赵姓人家的,现在已归我唐姓人家了,改村名是天经地义的事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时应公听说要改村名,不仅没有同意,而且还严肃地对儿子说:村名不能改,赵家湾村不能改为唐家湾村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你们知道赵家湾村是怎样建起来的吗?是千里迢迢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地方,他们含辛茹苦,勤奋劳作,省吃俭用,白手起家,齐心协力,几经周折建的房子,可想而知他们在建赵家湾村的时候是何等艰难。
|
|
|
|
|
|
|
|
|
|
赵姓人家虽然把建的房子、置的田产卖给了我们唐姓人家,我们唐姓人家要吃水不忘挖井人,后人不忘前人恩,要记住赵姓人家的恩德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你们提出要把赵家湾村改为唐家湾村,有道理,改村名是非常容易的事,把赵家湾村改叫唐家湾村就是了,变个称呼而已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你们想过没有,改了村名对得起赵姓人家吗?对得起他们远离故土,在这里开村垦荒,拓土造田吗?我认为不能把赵家湾村改为唐家湾村。
|
|
|
|
|
|
|
|
|
|
理由有三:
|
|
|
|
|
一是要尊重赵家人艰苦创业精神;
|
|
|
|
|
二是不能割断赵家湾村的建村历史,要把赵家湾村的建村历史源源不断的延续下去;
|
|
|
|
|
三是要我们唐氏家族后人知道,他们的先祖是讲义气,懂感恩,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。
|
|
|
|
|
|
|
|
|
|
以上三点,不仅你们要记住,并将此要求,在唐氏家族的子子孙孙传下去,后代修《唐氏族谱》要写入谱中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我在写此村历史时,查阅了民国十三年修的《唐氏族谱》,未发现有此文记载。但赵家湾村唐氏家族中的老人说:这是赵家湾村唐氏先祖时应公的要求,在修谱时虽然没有没写入谱中,口传从古到今,成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唐氏家族规定。
|
|
|
|
|
|
|
|
|
|
赵家湾村现为清一色唐姓人家,村名也没有更改,可见赵家湾村唐氏家族人的忠义之精神气。
|